都知道慈禧太后爱吃王致和臭豆腐,却不知道这是源于一个“错误”?
提起”王致和”,北京人都知道,说起来真有点像美国人都以”可口可乐”为”国饮”一样自豪。”王致和”与”同仁堂”同龄,始创清康熙八年(公元1669年),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。时至今日,”王致和”作为地道的”中华老字号”。
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的王致和为谋生计,做起了豆腐生意–在所住的北京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”安徽会馆”内,用手推的小磨,每日磨上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销售。同时他刻苦攻读,以备下科。
盛夏某日,他做出的豆腐没卖完,恐日久腐坏,便切成四方小块,配上盐、花椒等佐料,腌于一小缸中。从此,他歇伏停磨,一心攻读,竟淡忘此事。秋凉后,王致和重操旧业,猛然间想起那小缸豆腐,连忙打开,未曾想臭味扑鼻,定神一看,豆腐已变成青色。扔了实在可惜,于是他大着胆子尝了一下,不料别具风味,遂送给邻里品尝,结果品者无不称奇。王致和臭豆腐声名鹊起。
王致和屡试不中,遂尽心经营起臭豆腐来。至康熙十七年(公元1678年),他便于延寿寺街西路建作坊立招牌:”王致和南酱园”,雇师招徒,以经营臭豆腐为主,兼营酱豆腐、豆腐干及各种酱菜。不久,臭豆腐的销路扩大到东北、西北、华北各地。经多次改进,臭豆腐于清末传入宫廷御膳房,成为慈禧太后的一道日常小菜。
慈禧太后不喜臭豆腐其名,便赐名”青方”,使王致和臭豆腐身价倍增。”王致和”门前的三块立匾加上彩绘龙头,象征”大内上用”之意;”王致和南酱园”的六个字刻为两块匾,分别由状元孙家鼎、鲁琪光题书。孙家鼐写了两幅藏头对,一曰:”致君美味传千里,和我天机养寸心”,另一幅曰:”酱配龙蟠调芍药,园开鸡跖钟芙蓉”,冠顶横读为”致和酱园”。”王致和”的生意越作越兴旺,众人竞相仿制。
光绪年间,在宣武门外、延寿寺街等地相继开设了王政和、王芝和、致中和等酱园。
资料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