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来,陆游中国古代的绿色食品倡导者
发布时间:2021/07/24 素食名人 浏览次数:643
蝉友圈讯
陆游是个典型的素食主义者,并伴随着浓郁的佛教情结。
他一生饮食多以素为主,少有荤腥。用今天时髦话来讲,就是喜欢食用绿色食品。在他留下的众多诗歌作品中,有许多是用来歌颂和赞美庸常生活中的朴素菜蔬。他一生活到85岁,老死归土,这在古代文人当中,也比较少见。
陆游为什么食素?素食是不是他长寿的根本原因?
这些问题,很难找到单一的肯定答案。据考证,陆游出生成长在江南名门望族藏书世家,其仕途虽有波折,但绝不至于因为家庭不够富裕而无肉可食,因此,陆游素食最大的可能应该是与他的佛教情结有关。陆游在诗歌中对乡间菜蔬的极尽赞美,既是他的精神需求,也是他的身体需求。年轻时也许只是一种尝试,到了后来极有可能是超然享受了。那些种植在房前屋后的五彩斑斓的菜蔬,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了,更何况一边观赏一边品尝了。
在陆游看来,种菜是一种朴素的生活,更是高雅的体验,它既能自求自给,又能怡情娱人。据陆游的诗可知,他身体并不好,时常生病,如“家贫阙粱肉,身病忌鼀鱼”,“山泽有臞儒,残年病满躯”。俗话说得好,弯弯扁担不得断。只要心情舒畅,合理饮食,便可延年益寿。对于身体虚弱者,大鱼大肉,反而消受不了,引起疾病缠身。
在宋代,吃素是非常另类的。人们普遍认为,食鱼吃肉是生活富裕的象征,有好日子不过,却喜欢吃素,应该是很另类的。既然是另类,当然少不了遭人讥讽或疏远,如他在《巢菜并序》中说:“冷落无人佐客庖,庾郎三九困讥嘲。此行忽似蟆津路,自候风烛煮小巢。” “清坐了无书可读,残年赖有佛堪依。
君看世事皆虚幻,屏酒长斋岂必非!”佛教在精神上给了官场失意的陆游派散抑郁的出口,而素食则让陆游在健康上受益——一个体弱多病的人,在菜蔬的调理下,竟然活到许多文人无法企及的高寿。 陆游坚定的素食主义,一定程度上和他淡化超然的人生观是互为因果的。素食,使其抵达物义交融的人生境界,更是对生命回归自然的礼赞。
素食学校·网络平台(扫码进入了解)
联系老师
吴老师
186-6571-9056(微信同号)
袁老师
133-1668-4651(微信同号)

广州市素食职业培训学校简介
1、“素菜技能提升”岗位培训班(4周,专业设备&家居设备,199元) 2、“素食烹饪专项职业能力”考试认证辅导班(2周,专业设备,800元) 3、“素食厨艺基础”岗位培训班(全脱产1年,专业设备,3000元) 4、“家居素食厨道师”培训班(3年制,家居设备,9000元) 5、“素食禅茶养生师”培训班(3年制,9000元) 6、“素餐投资与管理研修”岗位培训班(1年制,1000元) 7、“佛旅领队”岗位培训班(1月制,980—3000元)
